1、什么叫翦商?翦,甲骨文的写法,像一撮羽毛装饰刃部的戈,意为攻占和普遍性的杀戮。羽毛的意义不详,也许商人崇拜鸟,就将鸟羽作为神圣的标志。但在甲骨卜辞里,不仅有商人“翦”别族,蛮族也可以“翦” 商的城邑。后来周人史诗把他们的灭商事业称为“翦商”,也是取其宏大之意。
2、周要翦商的起因据《史记•周本纪》,文王周昌被商纣王囚禁美里的起因是:崇侯虎谓(诬告)西伯于殷日:“西伯积善累德,诸侯皆向之, 将不利于帝。”帝纣乃囚西伯美里。
从此,周昌经历了一系列遭遇和幸运。获释后,他开始积蓄力量, 密谋翦商,并在其去世前一年,穷周族之全力向崇国发动进攻,终于 攻灭了这个仇敌之国。
3、周的来历崇国-老牛坡后期的安定繁荣,和商人招降了一支北方山地部族 有关,这便是周文王祖父一代的姬姓周族。他们被安置在土著和商朝反复拉锯的周原地区,而改变上古华夏文明历程的大转折,也自此开启。
周族本来没有文字,只 有口头的传说,是灭商之后才开始用商人发明的文字记录自己的历史, 难免会渗入一些商文化元素。
4、周母:姜嫄姜嫄曾经向神明献祭,祈求自己婚后能生育儿子。然后,她便 踩到了上帝留下的巨大脚印(郑玄注疏说,是大脚印上的拇指部分), 从而怀孕,最终顺利生下了一个儿子。
她试图扔掉这个婴儿,结果一系列神迹保护着婴儿活了下来:被 扔在小巷里,有牛羊来给他喂奶;被扔在平旷的树林里,结果遇到村 民们来伐木;被扔在寒冰上,鸟群飞来用翅膀给他取暖。婴儿的哭声 响亮,一直传到大路上,所以总会有人发现和照顾他。等到他能够爬行, 就可以自己找食物吃了……
这个儿子,名为“后稷”,字面的意思是“谷物首领”。在上古,“后” 的意思是首领,“稷”是谷物。《史记•周本纪》说,因为儿时被母亲 遗弃,所以他的名字是“弃”。这应该是较早的本名」等他壮年事业 有成后,才有可能被尊称为“后稷”。
同样是未婚生子,简狄繁衍出商族,姜嫄繁衍出周族。
姜嫄的姓是“姜”,其本意是女性 的羌人。这意味着,姜嫄是羌人,周族是从羌人繁衍出来的。当然, 这不是说我们比古人聪明,只是因为我们今天可以借助殷墟甲骨卜辞 知道,关中地区的居民主要是羌人。
5、后稷后稷成年之后,需要按照父系家族的规则娶妻。他的妻子是个姑姓女子,后世的周人也因此形成了一种观念:“姬姑耦,其子孙必 蕃。”意思是说,姬姓和姑姓通婚能生育很多后代。3但这背后还隐藏 着一个问题,就是西部族群的“同姓不婚”禁忌(商族人很可能没有)。
后稷的儿子叫不窜,后遭遇夏朝的动荡,丢 掉了农师的职位,只好带着一批族人离开周原(以及关中盆地),迁 徙到戎狄野蛮人中谋生,继续繁衍。从此,周人在陕北山地生活了 十一代,直到文王的祖父亶父一代才迁回周原。
在商人的甲骨卜辞里,没有戎和狄。周人说的戎,是地域和文化 与周族比较接近,但略微“野蛮落后” 一点的族群。最明显的是,戎 人也有族姓,比如姬姓和姜姓,从这里也能看出来,他们和周人有渊源。 实际上,在商人看来,周与戎区别不大,都属于广义的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