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翼支付”助贷年化利率达36%,担保费竟占借款成本85%!多层导流这合规吗?观点

中国电信“翼支付”助贷年化利率达36%,担保费竟占借款成本85%!多层导流这合规吗?观点

前言:电信巨头“中国电信”跨界助贷引争议,翼支付"甜橙借款"被指综合利率36% ,多重导流模式合法性存疑。

近日,「金融帮」独家调查发现,中国电信旗下持牌支付机构"翼支付"正通过"甜橙借钱"业务深度介入助贷领域。值得关注的是,作为持有第三方支付全牌照机构,翼支付并未直接持有金融贷款资质,其商业模式引发业内对互联网贷款业务边界的新一轮讨论。

公开资料显示:“翼支付”主体尚未持有金融贷款牌照,因此可以判定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助贷”服务,平台主要是给合作方的金融机构提供导流服务。

业务模式争议

多层级导流,推高消费者借款成本

据用户林先生(化名)提供的交易链条显示,其通过"翼支付APP-甜橙借钱-众安小贷-廊坊银行-某担保公司"的多层级导流模式,最终获取的贷款综合年化利率竟达无限接近36%,远超司法保护上限。而这种“层层导流”就不可避免将费用逐层累加,最终使得借款人所承担的借款成本显著上升。

放贷链条:中国电信→→钱包或翼支付APP(甜橙借款)→→合作金融机构(众安小贷)→→合作金融机构的合作金融机构(廊坊银行)→→某某担保公司。

利率构成:5.5%借款利率+超30%担保费或其他费用,担保费占实际综合年利率的80%以上,涉嫌变相突破利率限制。

信息披露:关键担保费情况需二次点击查看,主合同未载明综合费率,app中也未见担保合同,只有委托支付授权书和用户个人信息授权书。平台首页宣传综合年利率6.1%起,但林先生(化名)的多笔借款综合年利率均是无限接近36%。

说句玩笑话,举个不恰当不合适的例子,这种层层导流的方式是否构成传销?这种通过低息诱导实际高息的贷款是否合法?还请懂法的大神评论区给大家科普一下,这里提前谢谢。

业务合规性争议

三大核心问题解析

一:利率合规性存疑:根据最高法司法解释(法发〔2017〕22号),金融机构贷款综合年利率司法保护上限为24%。而翼支付嵌套模式下实际利率已突破监管红线,其通过拆分利息、担保费等方式规避明示利率的做法,涉嫌违反《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第十七条关于信息披露的规定。

二:合同透明度缺失:林先生(化名)在APP中只能查看到借款合同、委托支付授权书和用户个人信息授权书,无担保合同或者担保咨询费合同,与客服索要却始终未果。

电子合同未完整披露担保条款用户无法获取完整的担保协议文本关键收费项目未在签约前显著提示该操作涉嫌违反《民法典》第四百九十六条关于格式条款的特别规定,可能影响合同效力。

三:跨区域经营合规性风险:廊坊银行作为地方性商业银行,通过多级导流开展全国性互联网贷款业务,与银保监办发[2021]24号文"地方法人银行不得跨注册地辖区开展互联网贷款"的监管要求存在明显冲突。

“翼支付”主体公司简介

根据企查查以及公开资料显示,“翼支付”主体名称天翼支付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控股企业,持股比例达64.5289%。2011年获央行颁发第三方支付牌照,业务类型:储值账户运营Ⅰ类、储值账户运营Ⅱ类(仅限于线上实名支付账户充值)、支付交易处理Ⅰ类,是一张含金量很高不折不扣的全业务类型支付牌照。

维权路径指引

建议受影响消费者采取以下维权组合策略,投诉矩阵:1、纵向监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属地分局;2、行业自律: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3、综合维权:12378银行保险消费者投诉热线;4、金融纠纷调解平台:金融消费者保护服务平台(小程序);5、12315中国消费者协会

税务稽查:借款人有权利要求给开具已还利息的发票。如向平台索要不给,借款人可针对未开具利息发票行为,向12366纳税服务平台举报。

结语:翼支付案例折射出助贷行业“利率幻象”与“合同迷雾”的双重困境。借款人需警惕“低息诱导”陷阱,善用法律武器维权;监管部门应强化穿透式监管,严控导流层级与收费透明度,推动行业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

相关推荐

[原创]告诉你玩魔域的成本是多少
365bet亚洲版官

[原创]告诉你玩魔域的成本是多少

📅 07-20 👁️ 1758
landwind是什么牌子的车?
365bet亚洲版官

landwind是什么牌子的车?

📅 07-01 👁️ 3677
平菇该怎么保存(平菇保鲜最佳方法?)
office365无法打开word

平菇该怎么保存(平菇保鲜最佳方法?)

📅 07-19 👁️ 4481